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观点 » 正文

把儿子养成“仇人”后,我才醒悟:毁掉一个孩子,对他有求必应就够了

82023-10-03 03:49:55

▲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作者:主创团·遇见小媛最近,在网上刷到一则视频,颇具教育意义。画面中,博主@邱丽正在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上课,期间她讲了这样一个观点:不懂感恩的孩子,花父母的钱学知识,最后却毫无耐心回应这种付出,这不是叛逆,是无知。听完后,台下的孩子默不作声,评论区的父母却百般寒心,不少网友留言

标签: sdf

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

作者:主创团·遇见小媛最近,在网上刷到一则视频,颇具教育意义。画面中,博主@邱丽正在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上课,期间她讲了这样一个观点:不懂感恩的孩子,花父母的钱学知识,最后却毫无耐心回应这种付出,这不是叛逆,是无知。听完后,台下的孩子默不作声,评论区的父母却百般寒心,不少网友留言说:“儿子高三了,被气哭了多少回,都得忍着。”“我儿子生气的时候就打我,从10岁开始,现在都13岁了。”看到这里,不禁让人深思:父母都曾为孩子的到来心生喜悦,如今走到“博弈”这一步,真的只是孩子叛逆吗?我们可以从留言中看出父母的隐忍与痛心,但这背后,也藏着无限度的爱对孩子的伤害。就像心理学家艾莉森·高普尼克说的:“你是什么人,和孩子关系怎样,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。” 家庭教育中,父母理应学会退出孩子的生活,而不是付出所有让孩子有恃无恐。这般,才能实现亲子之间的相互滋养、共同成长。

父母是怎么把孩子养成“仇人”的?

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:“为什么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?”网友@碎雪回答说:“因为孩子有时并不需要你付出全部,那只是自我感动而已。”之所以会有这般感慨,全在于妈妈对她的需求避而不见。上中学时,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准备早餐:一碗白粥,一个鸡蛋,加上配菜。碎雪并不喜好这口,却容不得她拒绝,妈妈就立马强调说:“这顿早餐,是我五点起床,辛辛苦苦给你做的。”此情此景,很是熟悉:“妈妈为了你辞职当陪读,你这以后得考个好大学,知道吗?”“爸妈不在你身边,都是为了多挣钱让你过得更好,你要懂事听话。”乍一听,这些语重心长的话,都是父母“无私”的爱,但往深探究,更像是对孩子的一种情感勒索:我为你付出很多,你不能拒绝,只能接受并且感恩。这种以爱之名的强势,渗透到家庭教育中,使得亲子关系失去温情,只剩叹息。就像电影《囧妈》中的儿子这般控诉母亲:“你爱的不是我,是你想象出来的我。”父母把付出当作控制孩子的筹码,爱也会变成恨,失去温度。这种教育误区,在心理学上被称作“投射性认同”,意指一个人在付出时,会自以为付出的目的,就是对方感受到的结果。所以,我们不难发现,大多与父母关系很差的孩子,时常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,不被人爱,需求被人忽略,却又要接受各种安排。长此以往,父母牺牲所有的爱,会变成枷锁困住孩子,让亲子处于敌对的状态。就像网友碎雪的经历一样,多年以后,她依然觉得妈妈的爱充满压迫感,因为她没有选择的权利。父母不再用爱捆绑孩子,才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正确方式。倾其所有的爱

惯坏孩子,苦了父母

不久前和朋友闲聊,她和我讲起育儿经历,有些触动。起因是朋友给儿子辅导作业,期间两人发矛盾,动了手。事后她这般感慨:“从未想过这么多年的倾力付出 换来的只是孩子挥向自己的拳头。”回想这些年,她都是一个人带娃,从孩子两岁起,就要兼顾工作与家庭,收入大部分也都花在儿子身上,可孩子对此毫不在乎。而朋友的爱人在外工作,只是偶尔回家。可让她不解的是,儿子与爸爸的关系却十分融洽。在这段失衡的家庭关系中:只有妈妈倾其所有,苦不堪言;孩子无限索取,却得寸进尺。诸如此类的事情,也并非个例。父母这时应该做的,不是对孩子有求必应,而是付出有度,避免亲子形成共生关系。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也曾说过:“孩子3岁你不满足他的要求,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;但当他20岁时,可能会怨恨你,甚至攻击你。”以前觉得哄着孩子,就是为他好,后来才知道:没有限度的付出,只会惯坏孩子,伤了自己。曾有人指出:那些为孩子倾尽所有的父母,爱的也并非是孩子,而是自己的内在小孩。由于父母对“悦己”这件事感到羞愧,就会把对内在小孩的期待,投射到孩子身上。这种观念的外在表现,就是自我感动式的付出,同时又渴望获得回报和认同感,最终伤人伤己。由此再看父母的付出,只觉得这种爱太过沉重,唯有父母先成长,还孩子独立空间,家庭关系才不会失控。

父母懂得说“不”

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

为人父母,少有人不想把孩子培养成才,但用错了方式,再多付出也换不来一句感激。爱孩子,未必要用牺牲来成全,懂得说“不”,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。1.孩子没秩序,不散养在生活中,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亲子“拉锯战”:父母刚在家里做完大扫除,孩子紧接着就把玩具、纸片扔了一地;家里老人已经摆好碗筷就等开饭,孩子是“雷打不动”到了饭点就吵着要吃零食;你和孩子讲到道理,他直接让你明白什么叫“左耳进,右耳出” ……对此,有人说“管不了”,有人觉得“孩子太小不必干涉”。但事实上,任何有违原则的调皮,都不是“有个性”,而是缺乏秩序感。心理学上认为,1-6岁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,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,去定义周边环境。比如,玩具谁都不让碰,吃饭要看电视,换了个地方午睡就大哭,种种表现,都是他们遵循“秩序”的表现。此时,父母可以用示范的方式,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错的,避免孩子秩序错乱。2.孩子没担当,不娇养最近重温美剧《小谢尔顿》,对这样一幕印象极深。谢尔顿从小就智商超群,但父母并未因此娇养他,而是让他明白什么是“担当”。有一次,他为了“做实验”把冰箱拆了,父亲为了“惩罚”他,让他卖报纸还债。自此,9岁的孩子每天早起“工作”,坚持一段时间后,因无法忍受极少报酬,开始抱怨赚钱太累。见此情形,大多父母会用说教消除孩子的抱怨,或者不忍孩子受苦,就此算了。这么做,显然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让孩子觉得犯错了也有父母担着。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?不妨参考一下谢尔顿父亲的教育方式,这样告诉孩子:“我理解你的不公与苦恼,因为我也会被领导训,被他人骂,但我不会在家人面前发泄情绪,也不会撂挑子。”让孩子明白,每个人都有难处,但为自己的错误买单,更值得让人尊重,这才是教育的意义。3.孩子是非观错误,不惯养网上看到过一则报道。一位母亲因不同意给女儿买手机,在街头被女儿捶打,最后迫于无奈,只能应了女儿的要求。看完之后,一阵揪心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子女主动联系父母,仅限于“要钱”;关心父母,也净是“画饼”。我想,如果能够提前预判悲剧的发生,少有父母会这般惯养孩子。世上不会有后悔药,感恩的孩子背后,大多都站着有原则的父母:孩子顶撞长辈,不拿“童言无忌”当理由,要教会他们慎言;孩子蛮横打人,不因“年纪小”任其发展,要引导他们控制情绪。如此,才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,尊重他人。

听过这样一句话:“家长和孩子好比一个100分的组合,当你做满了90分,孩子只有10分。”养育孩子,不是为他们包办一切,更不是倾尽所有,向他们索求回报。亲子之间,是相互滋养,而非共生依赖。懂得适时退出孩子的生活,降低期待,才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。共勉! 作者简介:遇见小媛,一手执笔,写尽千山。

《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》

一本孩子自己就能看得懂的心理小百科!

图书介绍

本由法国百年经典名社拉鲁斯出品的《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》,整理了法国心理学家卡琳·西蒙妮与孩子的真实交流。

卡琳·西蒙妮从事心理学研究25年,她甄选了60个小学生提出的有趣问题,并按照年龄将问题分为6-7岁、8-9岁、10-11岁这三类。这些问题涉及亲情、爱情、友情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交往等等。

《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》

定价88元 小编推荐:49元/套

长按二维码,了解更多详情

一顿饭的价格,构架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心理桥梁,不妨把它带回家,不论是对孩子,还是对家庭,相信都会是最好的礼物!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购买页面。

免责声明:本网转载合作媒体、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信息仅供参考,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。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,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联系本站网管,谢谢。

合作